2008年7月26日土曜日

為什麼互動設計(Design for interaction)不說使用性(Usability)

Bill Morridge寫的Design for interaction裡、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他從頭到尾沒有提過使用性(Usability)對於互動設計的評估?

又或者說、使用性(Usability)對於互動設計的位置在哪?是評估法嗎?是設計法?還是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想了幾年、記得還在讀研究所的時候、大家討論裡最重要的關鍵字除了Affordance之外、就是Usability。而這個使用性(Usability)又有使用性工程(Usability engineering)的實驗方法。對於某些鑽研人機互動(HCI)的同學來說、該怎麼界定使用性問題(Usability Problem)就是一個大問題。

為什麼?

雖然有點突然、但我自己的看法是有幾點:

1. 使用性(Usability)的定義是否正確?
2. 使用行為真的可以結構化嗎?
3. 使用性(Usability)對於設計是什麼?

以上的問題、都指向一個重要的核心的觀念、就是什麼是使用者。就像人因工程會講到世界上沒有平均人的概念或是經濟學上會先界定什麼是經濟人是一樣的。所以在最普通的定義來看、什麼是使用者(User)?

沒有、我沒有要找什麼有名的學者或是設計師來講什麼是User、只是很簡單的提問而已。但這個答案可以很多元、不過就我自己的想法來說、使用者是真實的(Real)。換句話說、如果以認知或是概念化的使用者是不存在的。為什麼這樣界定?

因為只有在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才有最真實的(Real)使用情況出現。舉個例來說、你們家的神桌真的只有用在拜神明嗎?原先的使用者應該只是這樣啊、但我們家的話會擺還沒吃完的糖果跟零食等等。那這個就不屬於使用情境(Scene)嗎?

換句話說、使用者並不知道他是誰、也不清楚原先設定的情境是什麼、他只是使用(Use)而已。

所以我自己的定義上、使用者是因為使用文脈(Contex)而決定他做什麼決定。

所以使用性這個部份、使用文脈真的是結構化資料嗎(Structure)?我想應該不是吧?提出的理由很簡單、誰可以用結構化去解釋一本小說是否寫得好?用到什麼樣的關鍵字能夠讓整個小說系統效能提升?

很多人都很想做啊、Sementic Web的觀點等等、但對我來說、這就是文學。文學就是文學而已。

講回來、如果證明使用行為沒辦法結構化、那所謂使用性工程(Usability engineering)就沒辦法存在、也因為是我自己是想使用者是開放系統、封閉性的工程研究是沒辦法做的。

最後我想放點力氣、在解釋使用性對於設計的位置在哪?

第一還是在中文翻譯、我在這裡用使用性(usability)、有些先進用優使性、可用性來解釋、這個沒有一定的譯文出現。但自己還是想用使用性(usability)、因為兩個理由、言語中性而且有物品使之為用的精神在。

第二、我不是說使用性工程的存在是不好的、但位置我們必須要想一下、因為他的input是界定於既有的資料上、所以output的內容當然不會脫離太遠。

然後我自己是認為、該界定為設計過程中的品質管理會比較好。換句話說、使用性工程(Usability Engineering)是在修正某些設計不良的地方。所以、跟advanced design或是concept design 無關。換句話說、跟design for interaction無關。在還未被創造的事物上、又怎麼能夠被測試呢?

第三、如果要用品質管理角度去看、該怎麼修正、要如何修正、那個是設計師的責任、不是使用性研究者的。所以從使用性(Usability)的設計建議、設計師不是全盤接受、是該如何解釋與轉換的問題。

大概就是這樣、洋洋灑灑的寫一堆、但其實沒什麼修飾、如果有什麼錯誤的話還請各位同好修正。

2008年7月15日火曜日

為什麼是安藤忠雄?又為什麼不是?

為什麼是安藤忠雄?又為什麼不是?

最近聽到八卦一則,既然是八卦就不能寫出來當事者是誰,不過簡單來說,是某建商想要在台灣請安藤忠雄蓋某建築物。

這樣說來,我想重點是在為什麼要請安藤先生?因為過人的人氣嗎?因為設計(這應該是最好的說詞)?還是為了生意?一面想著,又好像回到了無窮迴圈的樣子。人氣->生意->更多的生意->更多的人氣。

所以在這裡評論的不是指安藤先生,老實說自己也不是建築設計的人,而且又有什麼立場去評論這麼偉大的前輩呢?話說回來,我也是安藤迷之一啊。

要評論的立場是從,所謂的符號互動理論(也有人譯做象徵符號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開始。雖然對社會系學生應該是必讀之教材,但其中對設計的影響,我想用最簡單的話來講。

就是你認為你自己是誰?是小學生就是小學生,當然,是護士,工程師或是小攤販都行。角色的認同是經過理解自己的環境(學校,醫院與夜市等),然後讓自己的行為符合自己認知上的角色。也就是說,行為的本身超越基礎以個性(Character)的影響,進而推演到情境(或容易理解的環境與時間的連結),然後成為一個有意義的自我。

回來這個標題,如果認為安藤先生所建的建築物是種符號的話,這個符號所帶來的價值,跟人還有整個環境便形成一種互動關係,帶領周圍的人進入那個情境之中。

所以我想回答為什麼是安藤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如果他的建築設計能夠帶來價值,就有利益上的迴轉(Takeover),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賺錢(如果錢代表經濟上的價值來說好了)。

但為什麼不是安藤?這帶領我們進入另外一層次的思考,如果不是安藤,這個建築物就沒辦法做了嗎?當然理由是不會的,任何領有執照的建築師都能夠進行設計與建造,這個沒有問題,不過這個情境的思考就有意義了。

我們相信來自於日本的某個建築師,能夠設計出適合使用者利用的建築環境?

邏輯上的錯誤很清楚,日本的某個建築師不是安藤,誰都可以的情況下,就可以了嗎?當然是不行的,因為是安藤,才成立。所以我們相信安藤,遠比相信自己的在地建築師。

不夠悲哀嗎?

但這就是屬於台灣的符號互動論,我們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如果找不出來答案,我想這個島嶼要談創新,要談進步,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2008年7月3日木曜日

Context Mapping Workshop in Japan

photo @ me, 正妹博士學生解釋中。

6/19-20是Suno桑荷蘭恩師P.J Stappers與兩位正妹博士學生的東京行程,原先不知道這件事,但幸虧小野老師在工作營的第一天提起來,那看我要不要去第二天的發表。當然我想都沒想就趕快寫了封mail給蘆澤さん,他是去年畢業的博士班學長,也同時是這個workshop的組織者,他只回了: もちろん、どうぞ。(歡迎啊)。

於是我就在隔天早上聽了大家的發表,這次的日本工作營跟台灣不一樣的點是在參與者,日本是由各企業派出設計師參與,好像台灣比較多學生參加。不知道這樣的組成對於結果有沒有什麼樣的影響?(後求證是有的,因為分析與看的視角一定會不一樣)

所以我在這裡只有列出自己的想法與日本設計師的看法,給大家做參考。而且自以為的覺得,能夠融合這兩方的視點,應該可以找出Context Mapping的東方Approach才對。

對自己來說,剛好呼應到之前想到的互動的哲學思考層次。而後在wiki上也找到了Interactionism,中文我不會翻(請有志之士提供翻譯),基礎是由社會互動論出發的想法來看,包含了大量的敘述(包含文字與身體)即文法論(Manners),不相信數據資料是具有效性的(valid),為何如此認為?任何數性資料的分析都含有結構(structure),而Interactionism是不相信即興與頻繁的互動能夠以結構性的架構出現。

比對起Context mapping,在理論層次上,我想比較接近Interactionism的基礎。換句話說,他也具有不可(不能?)結構化的理由,於是任何想用數性方法去解釋,難免逃離疊床架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命運。所以我是支持以尋找靈感(Hint)的角度,以及探險的心態去運用這樣的設計方法論。

話說回來,如果要說質性轉數性的設計研究方法,如果有人想得快的話,應該就是感性工程(Kansei Engineering)的方法了,偷偷透露一下,他們也在找尋基於感性工程上的contex mapping方法論,會有什麼發現?我相信很快就有結果。

photo @ me, 從midtown的會場裡面眺望出去,真的是一絕。

再講回來,日本流的看法。

對於什麼都要具象化表現的日本文脈來說,Context Mapping的設計分析對他們來說還不夠具體,但他們也不可諱言的表示這樣的方法的確能夠激起設計師對於使用者的想像,而不是單看usability testing,Consumer interest report來找尋使用者的意義。且會中大量討論Persona與Context Mapping的差異,P.J桑說了一句話:

persona is made-up scenes, and context mapping is real.
(persona是虛造的,而context mapping是真的)

相當表達出這個方法的精神,我們不去想像或捏造使用者是誰,經由真實的觀察,設計師可以了解得更多。

跟我論文的關係
以質性角度,進行使用者的分析與評估方法。
對於文脈,如何分析與找尋也是重要的觀點。

[延伸閱讀] 6/23-25台科大Contextmapping Workshop 2008(suno blog)
[延伸閱讀] [設計] A small conference of TUI(Tangible User Interface) by Caroline Humm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