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金曜日

Ergonomics for Interaction Designers - The Video

這裡是連結

Note:
  1. UI會變得比較tangible,但實體上的複雜度也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實際感覺。
  2. 人因是在找標準化的準則,不過現在的界面並不容易標準化,有時我們為了完全不同的族群設計;比如像為了非洲的小孩設計100美元的電腦。
  3. 文脈在人因上比較像是為了特殊族群(Specified group)友善的背景。
  4. 四階段;寬容度(Feasibility),避免受傷(Injury),功能效率(Efficiency),內容與感覺(Content&Sensation)
  5. 調整的能力(Adjust ability)- 找到一些通則。讓每個人都能夠使用的設計。
  6. 人體因素,這是純物理限制。(眼睛就是只能看到175度寬,要讓眼睛看到後面,在物理現象上是不可能的。)
  7. 實體人因有時帶給我們很快速的Prototyping指引。
  8. Posture幫設計師基本的,快速了解身體的限制。
  9. 精細的尺寸在界面設計上市需要的。比如說iPhone的鍵盤,少或多幾個pixel,都會改變整個鍵盤的效率。
  10. 第一次聽到UI sensor。那是啥東西?
  11. 延展(Strength)。

在Python安裝Feedparser

為了Project要從網路上撈資料,於是想用Python做個小程式。

後來發現在python環境下要安裝Feedparser,在官方網站下沒有說明,或許對CS的人來說很簡單,但對我來說還要找說明就有點難度。於是把試過的經驗寫在底下,當作筆記。

其實還滿簡單的;(1)download feedparser檔案,(2)在mac的terminal裡面依照步驟鍵入:
% wget http://feedparser.googlecode.com/files/feedparser-4.1.zip
% unszip feedparser-4.1.zip
% python setup.py install

就完成了。其他需要安裝的模組如pylons等等都可以按此安裝到python環境。

以上。

2010年1月21日木曜日

Reflective thinking about Zhang Heng, the asia architype



I have been searched for the first person that create original chinese design images for years. Finally, I found a respected person who called Zhang Heng, and also was the first engineer and inventor in chinese history. Thousand years passed, we ignored the cultural and aesthetic value that this great piece of seismometer called as "侯風地動儀", which means the seismometer as "wind blows when the earth quake happens". With this sense, the dragon with expression of the "wind" in metaphor, and the frog with "ground". Nevertheless, the dragon was placed on the side of seismometer with a function of "drop the dragon ball" to the frog mouth. In other words, the phenomena of "earth quake" is transferred to a clear image in universal meaning for the user at that period.

We also found a example in western cultural as parallel comprehension. The sewing machine is obviously reminded in early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also provided as the first industrial product in design history. The decoration style as the "whiplash" was reflected the cultural of art-nouveau in various meanings, which highlighted the design values in the progr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sewing machine and the seismometer both have a decorative reasoning from the art and cultural status, to delivering the aesthetic and engineering approach that doesn't change a lot for hundred years.  

Unfortunately, this seismometer was not able to be produced as the industrial product at almost 2000 years ago, and hardly found the commercial values. Even though, we still can learn from the form and function as the new technology that well integrated in a physical object as the archetype study in asia context.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maybe is unusual today, and gives us some hints to explore the future.

2010年1月13日水曜日

後設計學

後設計學,或稱為實驗設計學,是對於物質設計的傳統設計學上的反思。在過去的設計學中,受惠於經濟學,材料科學,機械力學與其他物質創造的學說理論,再朝向心理學與社會學等人文科學的薰陶,逐漸轉變成具有多重面向的設計科學。
這裡其實要徵求

關於affordance的翻譯

看了好友DC_OU傳來朱锷先生的文章,討論了"示能性"作為中文世界對Affordance的翻譯,這樣的討論在沒有相對詞性的affordance來說,是件好事也非為長久之計。在此將過去文章整理一下,目的不是在找尋"正確"的翻譯,而是剔除不需要且可能是錯誤認識下的結果。在此之前,我想說明自己對這個名詞的立場,然後才可以清晰的比較其他詞類的差異性。

我認為的affordance,其實不需要中文名詞,就像是它在英文也是特殊性名詞來看,我認為直接用英文也無不妥。相關的現象可以從日文也稱為片假名的アフォーダンス可以得知(片假名在某種程度上為處理外來語的注音格式)。

且就affordance的本質來說,Gibson想表達的是現象學上對於視覺負荷(visual afford)在視知覺的研究,也就是說,他不是物理學上處理視覺認知(visual cognition),是用更廣的哲學體系去觀察它。

但是因為這個科學名詞太隱諱也太有趣,等於間接假設物品能夠與人的知覺產生連結,造成了2000年以來日本設計師常常使用的名詞之一。有另外一個理由是日本的設計背景常受到「禪」與「感性」兩大精神論的影響(因不符合本章討論,容後再敘),間接促使了設計師使用affordance的可能性。

那有哪些曾經被翻譯過的呢?就從可能找到的中文資料上,有這幾種;

意識性與承擔特質 

對於兩個名詞,我放在一起不單純是因為它是同一個網頁顯示出來的。意識性可能代表了人在意識下的動作,直接點出意識的重要性,但並無延伸意義在,就像延伸人的意識到物的特性上。另外於承擔特質,老實說沒辦法從字面上討論,什麼是承擔的主體?誰承擔?要如何承擔?且共同沒有意識到affordance是共有的,是變動的。意識與承擔在中文裡可能屬於心理學使用的名詞並未有現象學的意函。

示能性
對於示能性,不得不佩服"示"這個字,的確表達出一個時間的節點的特質。也就是affordance的短暫出現,只有在你"意識"到的時候才出現,然後表達出功"能"。但如果要讓人更了解的話,我可能傾向用"示功能性"來補足一目瞭然的翻譯立場。

直接知覺
這個翻譯大概是更接近知覺理論的原型,即是從環境心理學(也就是affordance誕生的心裡學分支,而非認知科學,這是Norman誤導大家的一部份。)且知覺包含了知曉與覺醒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基礎討論之用。


能供性
我不知道原譯者是如何思考的,但偏向社會學上對於共同承擔與功能上的討論,可能與affordance想補足「完形心理學」的意圖有所差距,在設計學論文上使用的話要小心,建議加上「社會」二字,成為「社會能供性」會比較適當。

支應性中文wiki出現的解釋,老實說我看不懂。

就像我常看的Dajuin老師的blog:潛艇日誌所提出來一堆中文翻譯的問題,要為affordance找到一個適合的名詞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單一譯者或單一研究者可以決定的事情。加上中文世界裡對繁簡的要求與某些名詞的落差(例如Project在簡體是「項目」,在繁體是「專案」)導致我們必須要對專業翻譯的要求更高。

所以,就像是我在一開始提到的,我想我會繼續使用英文,等待適當的中文譯名出現為止。且affordance不要亂用,若是在科學論文裡單純用2D的GUI界面說有affordance,再進行討論時,真的會笑掉人家大牙。最後,看Don Norman的書要小心,最有名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在科學研究上只是本導讀,且裡面的內容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需要好好大修一下才是真的。

2010年1月1日金曜日

新年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麻薯湯(お吸い物)-  真的是自己做的 XD


昨晚是日本的除夕夜,下午我跟小毛到了附近的便宜賣場搬了冷凍食品,小零食,一點過年要用的肉跟菜,年菜(お節:黑豆,栗子泥與海帶卷),順便還買了車站附近外帶壽司店的握壽司回家。想想到了日本,前兩年都趁著假期回台灣,今年沒辦法回去剛好有機會在外地過年。


於是,早早去家對面的錢湯洗澡,錢湯裡面大概擠了平常兩三倍的人,想想大家都是要好好的放鬆一下,慰勞自己過去一年的辛勞吧。想到小時候過年,除了回鄉下之外,我們家在中午都會去北投「瀧乃湯」洗溫泉,那個溫泉的溫度真不是蓋的,現在想想大概超過42度吧?泡完身體都會紅通通的,然後回家睡個午覺,晚上等著吃拜拜過的年菜,等著跨年。


現在在日本,我們逐漸忘了過農曆年的感覺,而把日本新年當成農曆年來過。理由也很簡單,農曆年的時候在日本大部份的人都要上班上課,根本會忘了那一天是除夕。大概很多人也都有這種感覺,好像「入鄉隨俗」就是這麼一回事。


不過,既然昨天是日本的除夕,我們就在7點前完成了「沐浴」這個儀式,弄好飯菜,開始看紅白大賽,真沒創意的過年法。然後各自打了電話回家拜年,可能對我們來說是過年,可是對台灣的家人來說只是過新曆年吧?好像大家都還在忙的樣子,真是不好意思我們已經在享受過年料理了。


結果跨年完12點半,趁著7分酒意帶來的3分睡意就早早整理整理,上床睡覺。而今天,新年的第一天居然在7點就起床。想想不可思議:很好,打破小弟30年來的紀錄,第一次早於8點起床。


希望今年也繼續保持早起的習慣。祝大家2010新年快樂,都能夠心想事成。


よいお年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