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0日火曜日

如何用氣壓計測量建築物的高度

教授のひとりごと - 気圧計で建物の高さを測る方法(2012)
譯註:此文看完覺得很有意思,所以很緊急的譯好,就把它放上來了。求語意通義沒有大錯,如果任何地方有錯還請告知。

英文原文在此:CTBUH - Website

image courtesy:http://www.ctbuh.org/Portals/0/Working%20Groups/Height/Barometer.jpg

哥本哈根大學的物理學的考試問題:
『描述使用氣壓計求得超高層建築物的高度』

有一位學生這樣回答:

『將氣壓計頭用長長的繩子綁著,接下來到超高層建築的樓頂把氣壓計往下降。繩子的高度加上氣壓計的高度就等於建築物的高度』

這份非常獨特見解的回答讓考試官非常憤怒,結果那位學生就留級了。但是學生覺得自己的回答非常正確,就跟大學抗議。大學為了裁定這個問題就找了第三者來仲裁。仲裁者雖然理解這是個正確的答案,不過指出這個答案沒有使用到物理學的知識。為了這點,再次傳喚該生,請他使用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回答。

考試時間為6分鐘,學生在最初的5分鐘內,皺起額頭思考許久。仲裁者為了讓學生知道限制的時間快要到了,便問他有沒有想出來幾個比較適當的回答?我想了有許多的答案,但是沒有決定要用哪一個,他這麼回答。答案如以下:

「第一是在屋頂上拿著氣壓計,讓氣壓計從屋頂落到地面,測量到地面的時間。建築物的高度即是地面到達時間的(重力加速度/2)可以求得高度。但是氣壓計就沒這麼幸運了。」

「或者是說,在太陽照射的狀況下,測定氣壓計的高度。再來把氣壓計垂直設置,測定氣壓計影子的高度。之後測定超高層建築的影子的長度,從影子的長度可以求得超高層建築的高度,只是單純的比例計算問題而已。」

「但是如果要用高度的科學來計算的話,最初將氣壓計用短繩子綁起來進行鐘擺運動。最初在地表擺動,之後到超高層建築。建築的高度是用擺盪的週期差異而求得」(※鐘擺的週期是重力加速度與鐘擺長度而決定。高度變高之後重力加速度會減少,而造成擺盪週期的差別。)

「或者在超高層建築的外面有緊急逃生梯的話,可以一邊登梯,一邊用氣壓計的高度量測,可以簡單計算有幾個氣壓計高就可以。」

「但是如果這樣做實在是非常遜,要使用正統的方法的話,可以量測超高層建築的屋頂與地面上的氣壓,就可以利用差距來換算建築物的高度。」

「但是我們為了要提高自主性,必不能停止追求幾種科學的手段來找出適用的方法,最良善的方法是,敲敲建築物的管理者,跟他這樣說:『如果你喜歡新功能很多的氣壓計的話,那我這個給你。如果你可以告訴我這棟建築的高度的話。』」

這個學生的名字叫做尼爾斯波爾。就如同大家所廣知,他就是第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的得獎者。(日文原文譯註第一位物理學獎得主,但經Ying-Chieh Liao考證第一位是發現X光的倫琴 Ref: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sts/all/)

2012年11月14日水曜日

之所以困難

本來是要寫讀書心得,但心思一轉便寫到比較私人的角度上。

最近因為遇到了一些小低潮,有些是學術上的,有些是人情上的事情。學術上的事情還好處理,畢竟也不是第一次經歷過。或者是這樣說吧,在遇上低潮之前自己的意志裡已經有所對應,就像是衝浪者知道前面有個大浪,登山者看到面前的高山一樣,只要做足準備,意志夠堅定就應該可以過了,需要時間跟精神的投入。

不過人情上的事情可就沒這麼簡單,人跟人之間的盲點交錯,看得清別人的問題卻忽略自己的偏頗,其實都是混亂的思緒。這時研究精神上身就會想來個因子分析或是文脈實驗等等,不切實際的想法說到底人的問題如果可以用實驗去解決,可以用方法論控制,也實在不用我們每天傷透腦筋。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有情緒,有軟弱的地方,也有堅硬的所在。

說話也是種超越藝術與科學般的存在,難聽的話明著說傷人,暗著說傷心,最好是不說。但如果不說便要面對永無止盡的問題輪迴,也是種無間地獄。所以如果真的要我選,基本上不說的事情比說的事情多,為得就是多一點困難,也多一份思考。

為什麼呢?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沒有困難是最好的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沒有一絲烏雲的晴空,哪有人希望是有困難的呢?但是仔細想想,哪一天起床是沒有在解決問題的?如果沒有解決問題,可能每天都是沒有根的浮萍遊蕩著,哪裡有著陸的地方?

之所以困難,不在於我們要去解決困難,而是讓困難伴隨著我們。舉個自己的例子好了,十年前生了一場大病,到現在都還要定期去體檢,如果就希望沒有困難的角度來看,我的人生應該是沒救了。但是我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每天都希望有更多的事情來找我,最好是我有事情請人幫忙。也正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極限的,才會想要挑戰哪個極限,跟衝浪者一樣,也跟登山者一樣。

之所以困難,也在於怎麼面對那個困難,不會有一個人人生永遠順遂。最近我一直在看草間彌生的書,也看了紀錄片,從一個覺得沒有她的藝術沒有什麼意思的旁觀者變成了小粉絲。其中有段訪談問他:當時一個人從日本的鄉下一下子到了紐約,而且有時還三餐不繼,還是繼續藝術創作。你怎麼去看待紐約的時代的妳?她的回答很有意思。
我不覺得那時很貧窮,有時會餓肚子沒錯,但是也有很多人拿食物給我。我只是一直在畫小點點,只要肚子餓就開始畫,畫着畫着也覺得不餓了,那就可以繼續畫下去。我每天都在想小點點的事情,那時的我只想著藝術。
Image Courtesy:http://www.abn-tv.co.jp/program/1oshi/?id=221

只想著藝術,真的很有意思。如果是商周的報導應該就是來個「專注的力量」標題吧。不過能夠一心一意的想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真正能夠投入的事情。我想她的臨終,也必定是跟小點點有關係吧。當時會看到什麼景色呢?那個是什麼世界呢?我幻想着草間女士也是這樣想的吧。

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給自己製造新的難題。個性上也好,情緒上也好,觀念也好,每天都給自己帶來不同的煩惱。老實說這也沒有解藥,也許是生為人類,不像是其他物質有大腦的原罪。尤其是要改正這件事情。我看到許多人投入宗教,或者是投入公益,就是希望能夠改正自己的個性,得了吧,改正自己是人類美好的價值沒錯,不過沒有思考到心底,只是一昧的去迎合宗教的價值觀,那信教與不信教其實是沒有差別的。也許信教的人更差,他雖被告誡不得以自己的思想來論斷人,但是每天自己都在做論斷的工夫,以為自己能夠知曉上天的意思,比不信教者更差。

之所以困難,就是要每天懷疑自己的動機。如果動機不夠純正,就像是沒有目標的帆船,即使開得再快也是沒有用的,只會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而已,不知道自己所為何來。

之所以困難,就像是你正在看這篇文章,喚起自己現在正面對的種種狀況,試圖在這篇文章中找到解藥。很可惜的你將會失敗,因為這篇文章正在提醒你,問題是你自己造成的,當然解鈴人還需繫鈴人,也有自己去解決才對。

之所以困難,就是我們每天的課題,我們只要想著藝術就好,只要想著心裡的哪個小點點就好。

2012年11月11日日曜日

『非線形科学 』

蔵本由紀『非線形科学 』集英社新書、2007年。

先提一下這本書怎麼入手的。還記得這是快要離開日本的時候,路過小毛學校附近的都立大学駅。駅旁邊有個小貨櫃屋所改裝而成的二手書店,門口就剛好是貨櫃屋大小,沒有很大。不過吸引我的是入口處放了一堆素描本跟幾張二手明信片,還有幾張椅子,老闆就在門旁跟來訪的客人閒嗑牙,屋裡放著黑膠唱片,放著香頌。

走進去書店發現這裡其實收藏的書都滿有趣,大概就是哲學,文學跟藝術相關的。這本書就是在看似哲學區裡發現的,不過它明明就是本科普書。只能單純的想著老闆別有情趣了。

這本書的內容的確就像是科普會所介紹的非線性科學的歷史以及演進等。對於從高二就放棄物理學的人來說,最津津樂道的是它不僅僅是個介紹的文本。就拿開頭來說,第一章是崩壞與創造(崩壊と創造),將傳統物理學所建構的平衡系架構怎麼崩解的作了很有見解的說明。再來是封閉性架構轉換成為開放式架構的過渡平衡關係,再轉換到力學的自然樣貌(力学的自然像),模式的形成(パターンの形成),同步與非同步的關係(リズムと同期),渾沌理論的世界(カオスの世界),搖搖晃晃的自然界(ゆらぐ自然)。一氣暍成,全篇無贅字或是任何意指要充章節的文章。

後來找了一下才發現蔵本老師是京都大學的名譽教授,對於基礎物理與自然科學多有涉獵,其著名的蔵本模型(Model)更是解釋自然界同步現象的最佳解之一,真的是有眼不識泰山。不過後頭再想想,要把這樣複雜的理論介紹給完全素人的民眾而言,要怎麼使用概念與例子,才不會限於抽象理論,這點真的也下足工夫。看樣子,蔵本老師也跟編輯來來回回了好幾趟吧,每個字句該怎麼表達也琢磨了許久。也因為這樣,讓我這個完全不懂物理學的素人也終於瞭解原來這個自然界裡應該有的樣貌原來是如此,有了新的體悟。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將人機互動(HCI)要變成科普知識,該會是怎樣的一個架構呢?這點要多想想就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會使用科幻(Sci-Fi)的手法吧?現在有的人機互動,幾乎都還沒趕上人類想像力的極限呢,這點倒是毋庸置疑的。



P.S. 這封面在找版權頁的時候才偶然發現設計者是原研哉先生,難怪看起來就是有一份典雅在,或許是我也被「白」收服了吧,哈。

More
→ 非線形動力研究室
→ 蔵本由紀さんに「非線形科学」の話を

2012年11月8日木曜日

轉化物質:Caroline Hummels

Hummels C., Matter of Transformation - Sculpting a Valuable Tomorrow, Inaugural Lecture, TU/e

Caroline Hummels 一直是DQI(Designing Qualities in Interaction)很重要的成員,不過這次的Lecture,我發現她將互動設計提升到了另一個次元:Phenomenological Design(暫譯:現象設計)。

依據Lecture所說的,Phenomenological Design stands on:
1. the act of designing
2. the designed systems, products, and services
3. the way of collaborating
4. supporting methods, processes, techniques and tools
5. the way of doing desig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這也是將現象學用「導入」的角度,重新再用「創造」的角度思考一遍,很有意思。而且這個「創造」並不是找幾個案例來做設計而已,而是用開放系統觀,生態系與價值鏈去思考整體設計的價值。我quote裡面的一句話表達她認為的設計是什麼:
Design is not about wanting to organise and control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 form the start, but is about surfing the waves of complexity, uncertainty, open-endness, and resistance, and about finding new worlds by engaging in the situation
Engaging (涉入)已經是個動態的形容設計現場所面臨到的問題:硬體太過於rigid,要做修改曠日費時,軟體太過於空泛,單純的系統表現卻要很多的科技參與。最好的方式一定是軟體與硬體一起考慮,去Engaging(涉入)到創造一個現象。

換句話說,我們不只是單純的應用現象學到設計學裡,「應用」這件事情在設計學裡已經實行過太多次,我們融合了工程學,人因科學,美學跟經濟學到設計學過,不過除了自我分裂之外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價值創造出來。現在則是該輪到設計學反撲,從直觀(Institution),感知(Sensibility)與知識(Knowledge)來回饋到設計思想裡。我們現在才開始創造屬於設計自己的思想,現在才剛剛開始。

而Caroline直指現象學不只是設計所創造出來的,它還會影響到其他領域。設計方法要改,因為以後不會再是線性的設計流程,從客戶需求導出規格再去量產,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現在的社會環境變化得太快,設計也要跟得上腳步才行。

2012年11月3日土曜日

CFP, The Culture of Digit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 Art, Desig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actices, Leonardo Electronic Almanac

收到這封邀稿,以下的文字令我回味再三: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we have witnessed the global emergence of both institutional and informal/hybrid education initiatives. New departments have been created, new academic positions inaugurated and brand new curricula developed. In additio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are facilitat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area of art &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each year.

雖然新的教育體系已經慢慢的建立中,但是對於藝術/科學/科技的三方介入空間中,實在還是需要多多努力。台灣的教育體系也何嘗不是如此?現在全部的學術單位都在講「跨職能」與「跨領域」的範疇,卻非常少的人可以看得出本質上的差異 - 不是要去膚淺的去單用一個理論或是模型去闡述應用範圍,而是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出適合這個地方文脈的教育課程。

再者,整個從美/日/歐移植過來的台灣教育,又何嘗想過自己的世界定位?我們只是從有形的,實質的殖民地轉為無形的,文化上的殖民而已,真的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搞不好我們的救贖還是在代工,這個理論上被拋棄的觀念,會不會成為我們的救贖?值得再三玩味。

2012年11月1日木曜日

設計:在社會裡創造人工物

Karl T. Ulrich, Design: Creations of Artifacts in Society, Coursera, 2012 

Karl T. Ulrich是比較陌生的名字,現在先記起來。不過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大學時候曾經念過產品發展設計(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原來是這位老師的著作。在Coursera中,我以為是從社會脈絡談設計,還以為傳統商學院的觀點也終於從資本市場獲利轉換成社會價值。不過當我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隱約的還是透露出設計還是為了某種適性化(Adaptation):
Design and innovation is typically broader in scope than design, and includes the entire set of activities that create a new match between a solution and a need. Design is often one of these activities, but so are market launch, the ramp-up of operations, and the management of regulatory issues.
點出設計與創新還是建立在解決方案(Solution)與需求(Need),但這個是傳統假設,在經濟學上總是會假設人有基本需求,不過社會學裡談到需求總是依附在角色與權力關係上,並不是全部的人都有基本需求。這點就是跟社會學觀點有點Conflict。

雖然現在只是上了第一堂課,但我覺得與其說是給商學院的課程,不如是設計學院的人來學習會比較好。這麼說好了,設計師一直沒有能力去掌握商業知識,其中最大的問題點應該就是專業名詞上的誤解。當設計師說的目標使用者與目標市場,都是架空在某種想像上的話,這點就很難與商業人溝通。或許這個課程上完會有比較大的理解。

以後筆記會陸續貼上來。
--
免費的課程電子書 [pdf]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