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日土曜日

フォークの歯はなぜ四本になったか

photo@Milbooks

(Old note @ 2008/4/30 未公開稿)

記一下讀書心得。
フォークの歯はなぜ四本になったか
(為什麼叉子是四隻腳呢?)
附註的名字是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用器的進化史),台灣譯為<利器>。

由杜克大學的civil engineer教授Henry Petroski所撰寫,主要研究專題是失敗分析(Failure Analysis),後來衍生為失敗學。

整體而言,是在於人類學的基礎上討論日常用品的進化史。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像是叉子,刀子,迴紋針等看似簡單的用品,其實背後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我嗅得出來(其實是作者的意圖也很明顯),他想挑戰的是,在現代主意萌新的形隨機能理論(Form Follows Function),轉成到後現代思想中,在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上提出以簡馭繁(Simply is the best)思想裡的關鍵。

為什麼簡單就一定好?什麼是簡單的設計?什麼是簡單?等等的問題。可以歸因設計師面臨可以處理的設計問題已經不是形的塑造,表達與體現。設計師要做的是讓形自然湧現,讓物呈現他自己應該有的樣子。

後來自己又想到,我們在為了設計而設計時,都牽涉到無用的設計品(我寧願寫成人工物,減少因設計兩字帶來的無謂想像。)到底設計是種妥協的產物: 有市場的壓力與現今技術的極限,所以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讓許多無用的設計品充斥在生活中,然而誰也沒有答案。

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Donald Norman的自白":
HCI大概是全世界最活躍與蓬勃的學術體系,但做的事情最多,對社會的衝擊(Impact)最小。
這可以好好思考,Norman以自己是HCI領域領導者的身分,說出這句話,反應出什麼樣的現實?

或許是說,身在其中的研究者無法以日用品的研發者的角度期許,許多技術上的突破不見得能夠融入現在或者是未來的生活。

值得深思。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