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火曜日

感受力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前幾天讀了蔡志浩老師的「洞察力」一文,覺得非常暢快。一方面「洞察力」的確是將觀察轉換到明確的解決方案上的關鍵能力。另一方面又會跟自己的使用觀察的經驗做比較,發現不只是「洞察力」需要被提及,自以為還需要加上「感受力」。

希望老師不會介意我重複提到文章裡的例子:
  • 使用者 A 平常都用桌上型電腦。這天他在用筆記型電腦時,想按 Ctrl 鍵卻經常按到 Fn 鍵。
  • 使用者 B 每天晚上都會吃一顆 X 藥。這天他臨時需要吃一顆 Y 藥,打開藥櫃拿了藥吞下去才發現吞的是 X 藥。
對於觀察第一案來說,「感受力」會著重在了解他在筆記型電腦按Ctrl鍵時,目的是想要做什麼?情境又是什麼?對於設計師來說,如果他是想要切換快速鍵,如Ctrl+A(全選),卻按到了Fn+A,其實是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除非自定快速鍵),對於使用者來說,那時的迷惑與對筆記型電腦的不信任感,有「感受力」的設計師才能夠設身處地去思考。

第二案來說,如果情境是晚上,沒有開燈的情況下,錯拿藥罐的機率很高,不過Y藥與X藥如果沒有相互排斥的話,搞不好使用者不會發現。但等到發現時,使用者是怎麼樣的心情則需要被了解。

換句話來說,「感受力」也就是追求「共感」的環境。如果設計師能夠以使用者的心情來推敲,不僅以單純的顏色或是形狀等物理量去推算,才能夠在「再設計(Re-Design)」的過程中產生出有共鳴的產品。

於是,如果有「洞察力」+「感受力」的觀察,好像才能夠掌握到使用者行為的核心,才是「設計互動」的精髓。

2 件のコメント:

  1. 我倒覺得感受力是「自我動機」的體現。
    同樣是遇到不方便的狀況,
    會是罵一罵就算了

    嫌棄完還會想「怎麼樣會更好?」
    後者多了探索/執行的動機。

    而要產生這樣的動機,以自我的經驗,常是要「不斷地自我提醒」直到「習慣這樣思考」的訓練。

    這點也是蔡老師在文末中所提到的觀察與知識的連結建立。

    以上是看完Denny文章的小抒發,還請多指教。

    返信削除
  2. To tin:

    我想你說得很對,感受力其實就是屬於自我動機的一環。但可能文中沒有說清楚的,就是那個動機,要怎麼發現。

    如果真的要定位的話,我會覺得應該釋放在洞察力之前,怎麼感受到問題的所在,再用洞察力去解決問題。

    不過也許是我覺得觀察與知識的連結其實不是太強大,這點跟蔡老師的觀點有點出入,卻覺得怎麼讓人感覺到這是個問題比較重要,或許說,等問題發生時再去解決可能已經太晚了。

    大概就是這樣。

    返信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