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日水曜日

學:互動現象

長久以來,我一直對互動是什麼形體產生極大的興趣。這個邏輯很簡單,只要是存在的東西,就會有形體出現。但這個形體不見得是實體,有可能以另外一種狀況出現,比如說像現象(phenomenon)或是意念等等。

為了不寫得太難,我稍微舉個例子。舉例來說,我們常常認為有/沒有互動是由運算系統所決定,網路是有互動的因為它包含了網路的運算系統,而普通的鍋碗瓢盆沒有。一旦這些鍋碗瓢盆上裝了某個運算系統,也就是擁有了互動的能力。但這個定義是不是真的如此?我們會覺得梳子跟我們沒有互動,但裝了Sensor,做出某種反應的梳子就會有互動?

很明顯的,這個對互動的定義,與其說因人而異,不如說是受了傳統人機互動的理論影響,所謂的低科技(Low Tech)基本上就不屬於互動之內。

我不覺得如此,就像大家常提到的知覺(Affordance),這個知覺的形成完全就是種互動現象論,從光,影跟空氣中我們的視覺掌握到某個形態的現象,進而修正原先眼睛所看到的「形體」,成為我們「感受」的「形體」。感受到的形體是模糊的,不這麼精確的,但確實存在。類似的理論,比如說像Qualia(抱歉我還不知道中文該怎麼翻)等等,我們稱為神經現象的理論學科。

基於現象上的互動,我自己認為是存在於每個人的腦袋之中,跟自己的生活經驗一起成長,或者是相斥的。我們認可自己腦中所產生的影像,這是絕對主觀,絕對自我意識下的產物。如果說這樣的主觀影像不是互動的話,好像也有點說不過去。我們可能對梳子(即上面舉的例子)會產生現象上的互動,有可能是從小使用習慣的梳子,也有可能存在著各種不同的使用文脈(Context for use),若是個人意見,我覺得那就是有互動。

於是至少有兩種互動模式產生,第一是傳統人機界面下的互動模式,第二是基於現象上的互動模式。這兩種雖是相同的提到「互動」這個名詞,但實際上卻是相差得很遠。第一種互動是客觀的,數量的以及絕對公式化。第二種互動是主觀的,質量的,以及絕對經驗。如果有人說使用性(Usability)有牽涉到經驗,我會說那是種客觀的經驗,絕非直接的經驗,而可能會陷入「偽經驗」的陷阱;「偽經驗」即是將客觀的經驗當成是個人經驗的總和結果,這非常危險。因為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此可知,如果真的有志往互動設計的設計研究進行的同修們,找尋互動現象可能就是我們該作的第一個功課。就像自己在twitter上寫的 
對互動作品鑑賞的方式有三種;第一是問「這個互動的意義在哪裡?」第二是問「誰會喜歡這樣的互動?」第三是「這個互動的價值是什麼?
若是真貨的互動設計,一定可以回答上面的問題,以創新的方式。這就是互動設計所追求的境界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