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開始,就是在日本的第三年,學生生涯也到了該總結的時候,就是要寫博士論文啦。
面對今年所可能帶來的衝擊,包括小毛去東京上課之後的生活模式的改變,我們要準備搬家等等的細節與執行,我想早點規劃與執行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於是開始在過去的兩個星期,用iPod Touch記錄了每天的作息時間,從工作到休息,幾乎是想到就記。記了幾天之後,身體卻像有計時器一般,找到片刻的空檔就記起來,然後檢視剛剛工作的成效,花的時間比例,時刻與身體狀況,試圖找出某些可能會影響效率的Pattern。
一方面感覺自己很像是在找出最佳效率化的作業方式,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已經被儀式的外化。
發現自己其實在起床之後的2個小時之內都在進行搜尋的狀態,看新聞,看Mail等等。而後要經過約30分鐘的沈澱,會有個小結論之後,進行深入思考的狀態,包括讀論文,Coding等等。最佳效率是3個小時。後來這個pattern再一次Rolling。但效率已經半減,最後我需要作些事務性的整理完成一天的工作。
所以我開始加深前面的Looping,花了最大的精神在上面,成效非常好,感覺有東西源源不絕得湧出來。後面的Loop,就試著調整心情,放輕鬆去執行它,然後得到加強的效果,最後整理檔案與桌面,結束!
後來才意識到這樣的動作不全然是種自然。或許說我故意去創造一種狀態去讓自己自然的融入工作的狀態,然後才從細節中,我找到怎麼樣開啟一個狀態,關閉一個狀態,如此週而復始。
舉這個Blog為例子好了。很久之前的想法只是記一記自己生活的雜事,其中幾段還因為太懶沒有更新,後來慢慢的才感覺到這樣的記錄是有意義的,藉著回顧來看,我們的生活是如何“被設計“?由不同的檢視方法都可以了解到原來自己的進化是這麼一回事。
到了現在,雖然這篇文章是星期二寫的,我仍然持續的修改它,加長並且加深它,到了今天才發出去。或許是意識到這裡不再是自己可以放肆寫東西的地方,它可能代表著我的某部份,而自己卻不清楚是放在哪裡。想想如果再過個幾年,或許原來某篇文章是個源頭,完整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
於是我也才了解了,人之所以被形成,與其說是自然的,不如說是刻意的。就像是自己的生活或是想法,越想要自然好像越被拖引到刻意的角度。很奇妙,不是嗎?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