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金曜日

人機互動(HCI)與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的研究差異

標題硬了一點,仍舊是個人想法。(寫完之後發現內容也很硬)

最近幾個月思程Daniel大寶來日本,跟斷斷續續的在日本的小乖鯨男和研究室的同好們聊天的時候,隱隱約約的發現一個事實,但到了最近才逐漸明顯。這個事實其實只是一個問題的延伸;

你講的「互動」,與我說的「互動」,是同一種「互動」嗎?

因為互動這個不特定的名詞,而且又這麼普遍的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之中,使得每個人認識到的互動並不相同。對工業設計師來說,可能是使用者界面(User Interface);對社會學來說,是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對媒體研究者來說,是媒介(Mediated Space);對藝術家來說,是種心靈上的觸動(Emotional Interaction)。這麼多種類的「互動」,對互動設計師或研究者來說,討論起來真的有點奇異,雖然都指的是「互動」,但好像又不是同一種「互動」。

或許你聰明點,會連想到Paul DourishWhere the Action Is: The Foundations of Embodied Interaction. 講述人機互動研究時會提到的兩大種類:可觸式運算(Tangible Computing)與電腦協同運算(CSCW)。 但這裡沒有要提到這麼哲學的演繹論述,我們只是單純的看待人機互動與互動設計的差異在哪裡。

就我自己的看法,應該至少有兩大差別的地方:評估(Evaluation)與被評估的對象(Subject)。

評估

先說評估好了。不管是何種科學論文,評估通常會放在最後。通常是一套新系統經過使用者使用過後的量化分析。舉個例來說很像是用PC Benchmark測效能的感覺。「63%的使用者認為新式系統能夠提高視覺認知」這樣的結論就匯出現在評估上。這也是普遍HCI論文的寫法。

不過在互動設計論文中,評估通常會包括兩者,包含使用者與設計者。於是迴響(Reflection)就成了使用者評估之外常用的小章節。這部份是屬於設計者,站在第三方客觀的角色中,看待系統與使用者的關係。且人機互動並沒有包含這項章節,可能原因有兩個;
  • 沒有先行探討,也就是缺少田野工作(Field Work)。不過有時候也不需要就是。
  • 評估的對象是從技術上的演進的新式系統。
所以也另外帶領了一個新的議題,就是評估的對象為何?

對象

在人機互動中,傳統論文就是視覺界面,更多的再加入聽覺回饋。評估的環境也以實驗室環境為主,在限定的狀況中,討論人類對於界面的物理反應(如時間),生理反應(如心跳或眨眼次數),或心理反應(如喜好等)。互動的邏輯在於單純刺激反應效應。

但設計研究的對象,系統本身比較像是探針(Catalyst),藉由探針的種類,我們可以得到眾多的訊號,雛形設計(Prototype Design)就是在討論如何設計探針。雖以探針來找尋人類的互動關係,看起來比較隱諱也難以量化,但不少研究將此另外建立「研究設計過程(Research-through-design)」。在這個過程中,實驗通常是現實環境下,發現使用者自發性的使用行為。有些行為不在設計師的預設當中,即是使用者自我解釋的結果,觀察這些不經意的行為,對設計師如何改進探針到現實系統,具有很大的助益。

結語

講這麼多,不是要比較人機互動或是互動設計的優劣。如果沒有量化的人機互動,我們可能還未脫離單調的控制界面。如果沒有互動設計,我們也不會知道如何從人的角度中改進新系統。如果要下個簡單的結論,就是以物為中心的互動研究即是HCI,以設計為中心的互動研究(如方法論或是流程)即是Interaction Design。

不變的是,以人為中心的思考而已。

2 件のコメント:

  1. 你這篇讓我想到 RCA 互動設計研究所
    以前叫 computer-related design
    後來變成 interaction design
    現在又變成 design interactions
    而做的東西 確實不同時期也反映出不同時代性和觀點

    返信削除
  2. 哈,現在才看到留言。

    確實像丹兄說的,反應不同時代性也同時反應不同觀點。但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如果是高度的使用經驗或簡單化,都不能夠純然解釋互動這個普遍現象。

    之後,會是什麼呢?

    返信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