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月曜日

淺記輸入型與自發型知識的差別

用一點時間,記一下最近的感觸。

雖然沒有所謂的輸入型知識,或是自發型知識的定義。不過大概可以界定為,在原有的知識領域中,輸入另外一種知識,稱為輸入型知識。或在沒有知識(或未知領域中)找出,尋求出知識領域,稱為自發性知識。

舉個例子好了,如果我們在互動設計中討論社會文脈(Social Context),對我來說,即是一種輸入型知識,因為這是社會學(一種知識體系)匯入設計學(另外一種知識體系)的成果。但如果我們從某個經驗中,或是現象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那其實是自發性的結果。經驗學說(empirical studies)即是從類似的經驗中找出某些一致性。

就算是這樣,這兩邊的差異性還是放在到底要導出什麼結論。也就是說如果是用輸入型知識做研究,卻沒有雙方知識領域的基礎的話,處理起來就非常困難。或者說用自發型知識的方向做研究,卻想要得出某種基於工程學上的一致性,那也是很詭異的事情。

令人覺得有趣的是,某些互動設計方法其實雙方都有用到,可謂是輸入型的系統,卻要拿來產出自發型的設計,讓人覺得非常可笑。如果您有猜對的話,我其實指的是Persona,或是Usability Testing等藉由工程步驟,所產出的概念。而以為用這些互動設計方法就能產出夠人味,或是夠使用者友善(User Firendly)的界面或產品的話,那實在不外乎緣木求魚。

這接批評(Critics)站在某些HCI專家來說,其實是不夠科學的。科學的目的不就是在找出某些能夠一致性的元素或共通的觀念嗎?

但對互動設計領域上卻不然,若定義設計是體現互動的姿態的話,我們該如何去思考互動的本質是經驗性的?還是具有某些共通性的?成了每個互動設計師該問自己的大哉問。

也同時在問問自己,是否把互動當成輸入設計的知識體系?還是藉由實作來找出某些經驗上,不那麼一致卻讓人耐人尋味的設計。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考。

[Objectfied Archetype] 面具人之死-The dead of persona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