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水曜日

Sketchpad, the GUI from 1962



thefactoryfactory看來的影片。

某種程度上,有呼應到前一篇Licklider的"人類與電腦的共生關係"的觀點,我們的思考能力與想像力能夠脫離窠臼,而不是重新開始?

另外一種想法是,在之前的較低資訊化的社會中誕生出來新奇及有趣的Idea,居然在現今的時空環境下來看一點都沒有過於老氣,反而有點被重重打了一拳似的,能夠讓我們自己去省思目前的思考邏輯。也許面對自己的無知才是最好的上策也不一定。

大概就是這樣。

2008年12月9日火曜日

與自己的老媽進行學術對談?



Photo @ here

在學術裡面,對談是很重要的能力。我相信在各個學門都一樣(包括自然科學到藝術)。學術的進行不外乎假設,辯論與邏輯實證。進行這些步驟的同時我想就是種學術對談。說起來這樣高度的對話能力實在對新米研究者很吃力,因為當有許多事情尚在理解的過程中,就要開啟對話的機制,是種矛盾。也不外乎許多次研究室在開會討論的時候,常常新入的碩博士生都曾有過語塞的情況,也不覺得奇怪了。

研究的經驗一多了起來,自然就會有個人的偏見或偏好,好聽一點叫做專長。這個專長對於整個浩瀚無比的知識體系來說,每研究者都應該體認到自己的能力無法在一生之內將所有的知識融會貫通變成超級資料庫,而是想要找到屬於一種知識產生的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對應於自己的專長來說,就會形成比較具體的過程。

舉例來說,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這件事情,其實就是一種知識產生的系統。為什麼這樣說呢?他一方面推翻了自牛頓以來的時間在物理學上的不容推翻的定義,而從更廣義的角度產生出非常簡單的解釋過程。我們一方面可以從更高度的哲學討論愛因斯坦的學術研究,像是討論神與宇宙的存在意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用較應用的範圍去檢查這個式子是否"正確",所以我們能夠製造出原子彈等等,由相對論的原則之下才能夠得到的驗證。

也舉這個例子極端了點,因為到了現代才有一個牛頓,一個愛因斯坦,相對於廣大的研究社群來說,他們的貢獻是創世紀的,於是有許多研究者會想要證明,或是推翻這個理論的可能性。這也是學術的最大目的,就是在創造知識上的努力。應該很多人了解這件事情,但我想強調的是,在這樣創造知識的過程中,應該了解一件事就是我們還是一樣生活著,跟我以前的想法相同,做研究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一樣要吃飯,一樣會感冒與運動,或是參加活動等等。

就算是愛因斯坦也一樣。

所以想像愛因斯坦的生活中,他也需要與人交談,不論是否是學術上的討論,他都應該讓人更容易了解他在做什麼研究,於是想出了非常有名的相對論的例子,即是如果與美女共處一室,你會感覺到時光飛逝。但如果你在滾燙的火爐上坐著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度日如年。

這個例子代表了其實許多研究沒這麼複雜,學術的目的就是要讓看起來複雜的原因成為簡單的,共通性的原則。然後我們可以運用這些原則到我們的生活上,幫助我們將生活過好。看起來很有趣,但我想提醒的是,這整個步驟就是一種設計哲學的貫通。

就像是我曾經跟朋友,以及在夜市互動坊分享過的お詫び(Owabi)的概念,雖然是日文名詞,但我卻找不到正確的中文解釋;那是一種形容看到美麗的事物”出神的狀態”,我們可以借用這個名詞去了解某些日本的設計哲理,他們常用簡潔的觀念去設計物品,然後讓你會出神的去凝視。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學術對話的過程,如果我的研究能夠讓人感覺到”出神的狀態”,這個對話也就成立了。

回過來講,當我在跟許多朋友或是老師討論到學術研究的時候,總感覺到那種語言不通的狀態,很難讓人有出神的感覺,我們總是有一萬種意見去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某個人的學術研究,然而卻很少有共通的觀點出現。我自以為是的認為,這些共通的觀點,可能就存在於我們每天刷牙洗臉的日常生活中。我也很難去說明該怎麼去找,我自己也在學習,該怎麼從日常生活中了解某些事情的原型,然後在上面作文章,找到能夠形成對話的關鍵。

極端一點的例子中,也許我們可以從自己媽媽的對話過程中,找到一些能夠對話的元素也不一定,我相信如果連最與學術無緣的老媽(當然如果你老媽是教授的話其外),都能夠懂你現在在做啥,那個應該就是全宇宙都能夠溝通的學術對話吧?

於是,再怎麼高度的對話,如果可以像閒話家常的過程出現,讓大家能夠有各自的暗示點子(Hint),就是再好也不過了。

2008年12月5日金曜日

Licklider的"人類與電腦的共生關係"

P.S. 為了練習翻譯所以試著寫幾篇東西。

Licklider的"人類與電腦的共生關係"

之所以,Licklider的"Man-Computer Symbiosis"(人類與電腦的共生),在經過許久之後再閱讀一次。Bush(註:)"As We May Think"(當我們這樣想)並稱為HCI(註:人機互動)論文的經典中的經典。雖是再1960年發表,現在讀起來仍在各方面的想法上都會覺得很有趣。
Man-Computer Symbiosis (J. C. R. Licklider, IRE Transactions on Human Factors in Electronics, volume HFE-1, pages 4-11, March 1960)
要說說當時的時代背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之類的用語在1956年登場,當時也有電腦西洋棋和一般問題解決者(general problem solver, GPS)的用語被發表之。從初期的人工智能的成功案例中,從看到當時的論文裡傳達出來的,大家對於人工智能的實現可能性皆存有相當樂觀的想法。另外,當時一般性的電腦使用方式的主流還是屬於紙卡式輸入。或許大家不知道紙卡式需要用針,在紙卡上把程式打成洞,然後從電腦裡讀出來執行,最後的結果是從印表機印出來這樣的狀況。如果要說的話,完全沒有互動性的存在。

這樣的時代裡,人類與電腦的共生的想法給提案出來是非常的有遠見。Symbiosis指的是"不同的種類的生命,以非常緊密且關連的,共存的關係"。成為電腦跟人類是不同種類的發想的基礎。然後極端的要代替人類的知識與能力(當時有不少人這樣想)去思考的人工智能的方向是不同的。Licklider所考慮的共生,指的是電腦擔任資訊的視覺化與計算處理(這裡與及時與密切的互動有關),人類是更專心的處理更高等級的思考活動,像這樣的關係。

說來這也是一般討論到Licklider論文的看法,有兩個觀點,看來對於很有趣的是在去排除於"沒有共生"的關係,相反的成為最近人機互動的熱門題目。

首先,"Mechanically Extended Man(機械性的擴展人類的能力)"。舉例來說義肢與眼鏡的意義,不是在於共生關係。但是在現在的意義來說,人工器官(cybernetic organism),或AR(擴增實境),相當於"Mechanically Extended Man(機械性的擴展人類的能力)"吧?或許說"Digital Extended Man(數位式的擴展人類的能力)"也有可能。今後,Licklider類似的共生關係(或同樣以上)不會成為重要的人類與電腦的關係吧?

再一個是,"Humanly Extended Machines(人性擴張的機器)"。Licklider是自動化工廠裡,人類以操作者參加的例子裡,這也不是屬於共生的關係。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舉例來說監視器系統裡看到的人類腦活動的資訊,這些資訊使用於增強畫素功能之類。還有照片以Tag處理之後,人類的腦會怎麼處理之類的實驗。這些都屬於人性擴張的機器範圍不是嗎?然後,Humanly extended machines連接上網路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像是Amazon Mechanical Turk等等。或許說更不明確的,從人類搜尋要求開始的google 搜尋引擎也是“(得到)人性擴張的機器“也說不一定。擴大解釋的話,recommendation engine(推薦引擎)等等,知識的集合所供應而成的網路服務,全部都屬於Humanly Extended Machines的範圍也說不一定。

再一點是,這也是前一次我讀得時候沒有留下印象的部份,Licklider也有提到"桌上型顯示器"與"壁上顯示器"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
Desk-Surface Display and Control: Certainly, for effective 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t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e man and the computer to draw graphs and pictures and to write notes and equations to each other on the same display surface.

或是
Computer-Posted Wall Display: In some technological systems, several men share responsibility for controlling vehicles whose behaviors interact. Some information must be presented simultaneously to all the men, preferably on a common grid, to coordinate their actions.


像是這樣的東西。老實說(最近很紅的)"Surface computing",再半世紀之前就已經被預見。當時主流還在用紙做為輸出形態來說,還是相當先進的發想吧?

Licklider或Bush的論文是在個人電腦黎明期中再評價的書中(以下所示)裡出現的,從那裡面經過了時代後,現在的感覺上去解讀也有各種不同的發現。有機會的話推薦慢慢的閱讀思考。同時,若在現在之後的48年,也就是2056年再看回來的話,如果被說為"真是有前瞻性啊"的發想到底是什麼,還真是夠長遠的想法了。

引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