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金曜日

電子書的互動設計小指南(Designing Interaction For eBooks)


photo@amazon.com

電子書的概念大概從十幾年前電子書包的時間開始出現,現在則是各項技術近乎成熟,價格也降了下來,才有這一波大家看好的電子書風潮。老實說自己是不太相信電子書會代替實體書的價值,我還是喜歡實際上摸著書,翻頁的感覺。

但有天當我在山手線看到一個外國阿宅從他的手提包包裡拿出Kindle的時候,那種心裡的震撼其實還滿大的,想說電子書要像隨身聽普及的時代好像也快來了。之後花了點時間找了一下最近發表的電子書,包括Noble&Noble的,Sony的PRS-500,最近面市的Benq nReader,當然還有Amazon的「Kindle」。

大家想的商業模式大概都跟iPod+iTunes的無敵組合的很類似:確保內容(也就是書)的數量,確保網路→( PC )→eBook device的傳輸方式,以及確保產品的重量與規格是合乎人因需求的。

但後來從設計互動的角度上想想,但沒有人把使用者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為什麼使用者願意用近乎數十本書的預算,買一台其實效能比不是很好的電子書。好像從互動上來說,現在的電子書都少了一些東西,那些東西我自己認為還滿重要的,於是自以為的形成小指南,看看大家的意見如何。

使用者?讀者?

我不會說電子書有使用者這件事情,書應該對應的是閱讀者。傳統書籍其實我們很少有使用的問題,書打開就能念,這世界上大概也很少有使用性這麼高的「產品」。但閱讀者的類型很多,有專讀小說的讀者,有專看財經的讀者,有讀科學論文的讀者,當然也有讀漫畫的讀者。如果假設這些讀者的習慣都是一樣的,那可能會有錯置之嫌。不過當傳統書籍轉變成電子書的同時,閱讀者也會轉變成使用者的現象則是我考慮設計電子書互動的基礎。

於是,不同的閱讀狀況與內容,即為電子書設計的文脈。如果考慮到需要帶琴譜,帶字典,帶教科書以及帶大量參考書籍的學生以及知識工作者而言,讀書的需求就比讀小說與讀漫畫的人來得特殊。特殊性則造成了電子書的分眾化。如果YAMAHA在未來有出電子琴譜的電子書,其實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意外。使用YAMAHA電子琴譜的時候,翻頁就不太可能用按鍵,可能要外加感測器讓人可以一邊彈琴一邊翻譜,最好可以有麥克風追蹤的功能,在最後一小節快彈完的時候翻頁,那就太棒了。

與其設計全部人都可以用的電子書,或許先從分眾化開始思考,跟電子書互動的利基才有可能出現。

重新思考筆的價值

書與筆記是不可或缺的。或許Kindle用按鍵取代筆是基於歐美使用打字機的歷史很長的關係,但若是受到鍵盤的限制,看的途中有靈感沒辦法用打字出來的就很可惜。而且我還很懷念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可以在課本上對林則徐的照片塗鴉的經驗,那可是不可缺少的經驗啊!

但單單設計觸碰螢幕專用的筆其實不怎麼有趣,可能要去重新發現筆的另外用途。比如說我們會把筆當作指向的功能,或是從小朋友第一次使用筆的角度去看筆的使用性。我也沒辦法說得很清楚,感覺可以再寫一篇論文解釋這些東西吧,哈。

最後想做個結論。當大家都在說電子書決勝點在於內容的同時,其實內心是有點覺得有點矛盾。到底說來現代人可以每天看書的機會實在不太高,除了意願之外還要有適合的動機。那如果提高大家對於電子書互動的品質的話,能不能夠相對提高讀書的意願?關於這點,我想大家也都不知道吧?

一邊想著能夠怎麼設計電子書的互動模式,一邊又在看Kindle的使用者界面介紹影片,發現可能還有改善空間的時候,要不要訂真是複雜的心情啊。

1 件のコメント:

  1. 我也想過麥克風追蹤的琴譜,之前也想過可辨識植物的植物圖鑑(供賞玩或求生XDD),或具備防水功能的手持裝置,可在潛水時辨識眼前游過的魚類。

    你的部落格很棒,希望以後有機會交流http://www.facebook.com/pages/si-chuang-sheng-huo/331104667813

    返信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