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水曜日

之所以困難

本來是要寫讀書心得,但心思一轉便寫到比較私人的角度上。

最近因為遇到了一些小低潮,有些是學術上的,有些是人情上的事情。學術上的事情還好處理,畢竟也不是第一次經歷過。或者是這樣說吧,在遇上低潮之前自己的意志裡已經有所對應,就像是衝浪者知道前面有個大浪,登山者看到面前的高山一樣,只要做足準備,意志夠堅定就應該可以過了,需要時間跟精神的投入。

不過人情上的事情可就沒這麼簡單,人跟人之間的盲點交錯,看得清別人的問題卻忽略自己的偏頗,其實都是混亂的思緒。這時研究精神上身就會想來個因子分析或是文脈實驗等等,不切實際的想法說到底人的問題如果可以用實驗去解決,可以用方法論控制,也實在不用我們每天傷透腦筋。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有情緒,有軟弱的地方,也有堅硬的所在。

說話也是種超越藝術與科學般的存在,難聽的話明著說傷人,暗著說傷心,最好是不說。但如果不說便要面對永無止盡的問題輪迴,也是種無間地獄。所以如果真的要我選,基本上不說的事情比說的事情多,為得就是多一點困難,也多一份思考。

為什麼呢?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沒有困難是最好的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沒有一絲烏雲的晴空,哪有人希望是有困難的呢?但是仔細想想,哪一天起床是沒有在解決問題的?如果沒有解決問題,可能每天都是沒有根的浮萍遊蕩著,哪裡有著陸的地方?

之所以困難,不在於我們要去解決困難,而是讓困難伴隨著我們。舉個自己的例子好了,十年前生了一場大病,到現在都還要定期去體檢,如果就希望沒有困難的角度來看,我的人生應該是沒救了。但是我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每天都希望有更多的事情來找我,最好是我有事情請人幫忙。也正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極限的,才會想要挑戰哪個極限,跟衝浪者一樣,也跟登山者一樣。

之所以困難,也在於怎麼面對那個困難,不會有一個人人生永遠順遂。最近我一直在看草間彌生的書,也看了紀錄片,從一個覺得沒有她的藝術沒有什麼意思的旁觀者變成了小粉絲。其中有段訪談問他:當時一個人從日本的鄉下一下子到了紐約,而且有時還三餐不繼,還是繼續藝術創作。你怎麼去看待紐約的時代的妳?她的回答很有意思。
我不覺得那時很貧窮,有時會餓肚子沒錯,但是也有很多人拿食物給我。我只是一直在畫小點點,只要肚子餓就開始畫,畫着畫着也覺得不餓了,那就可以繼續畫下去。我每天都在想小點點的事情,那時的我只想著藝術。
Image Courtesy:http://www.abn-tv.co.jp/program/1oshi/?id=221

只想著藝術,真的很有意思。如果是商周的報導應該就是來個「專注的力量」標題吧。不過能夠一心一意的想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真正能夠投入的事情。我想她的臨終,也必定是跟小點點有關係吧。當時會看到什麼景色呢?那個是什麼世界呢?我幻想着草間女士也是這樣想的吧。

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給自己製造新的難題。個性上也好,情緒上也好,觀念也好,每天都給自己帶來不同的煩惱。老實說這也沒有解藥,也許是生為人類,不像是其他物質有大腦的原罪。尤其是要改正這件事情。我看到許多人投入宗教,或者是投入公益,就是希望能夠改正自己的個性,得了吧,改正自己是人類美好的價值沒錯,不過沒有思考到心底,只是一昧的去迎合宗教的價值觀,那信教與不信教其實是沒有差別的。也許信教的人更差,他雖被告誡不得以自己的思想來論斷人,但是每天自己都在做論斷的工夫,以為自己能夠知曉上天的意思,比不信教者更差。

之所以困難,就是要每天懷疑自己的動機。如果動機不夠純正,就像是沒有目標的帆船,即使開得再快也是沒有用的,只會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而已,不知道自己所為何來。

之所以困難,就像是你正在看這篇文章,喚起自己現在正面對的種種狀況,試圖在這篇文章中找到解藥。很可惜的你將會失敗,因為這篇文章正在提醒你,問題是你自己造成的,當然解鈴人還需繫鈴人,也有自己去解決才對。

之所以困難,就是我們每天的課題,我們只要想著藝術就好,只要想著心裡的哪個小點點就好。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