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金曜日

互動不是「真實的」互動

當每次跟旁人解釋「人機互動」與「互動設計」的時候,都會遇到某種挫折。這個挫折來自於「互動」領域的中文化不足與普遍常識中的錯意:比如說「文脈」好了,它指的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系統的邏輯與人腦(感知層)的一致性上下之別,上層的系統邏輯與界面邏輯是否相等,下層則是界面邏輯與感知能力是否相等。第二件事情才是系統使用的情境(Scenario),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與文化習慣等等比較隱性的文脈。但是實務上常常會把「文脈」單指某一件事情,或者是討論的時候也常常混淆。其實這兩件事情雖然分開看,但實際上是單一性的(Holistic),甚至是要討論比較深層的文法結構。畢竟人士要寫詩,還是要寫散文,邏輯與文體都不相同,更何況是一套互動系統。

所以我覺得這是種不得不然的偏見:「互動」其實從來不是個可以操作的知識,它其實比較形而上,也比較隱晦,現在我們所知的「人機互動」是有侷限的,在於「真實的人」必須要跟「類思考」的機器交換訊息,資料或是訊號。所以不藉由任何的機器界面,「真實的人」與「真實的人」或是「真實的群體」互動,那個就是「社會學」或「人類學」的領域了。

很吊詭的是,當前幾年人誌學(ethnographic)流行時,這些「文脈」「工能性(Affordance)(關於這個翻譯下次再寫)」等等的概念其實沒有幫助到互動設計師,反而更混亂,因為這代表了假性的「使用者」主觀意識的全體復興。從前這些使用者只是依循着人因工程學提供效能數據,現在可以直接(或間接)代替起效能。不過從來沒人對「文脈」等概念進行檢證。其實在類似的人文社會研究中,光是搜集資料就代表了研究者的主觀介入,更不要說設計必須要有個準則,而這些準則都不是人誌學等方法論可以提供給我們的。

所以「互動設計」像對岸譯成「交互設計」,我就覺得滿好的,但更好的詞有沒有?或許不要提到「互動」,直接講「設計」就是一個好選擇。或許該是全面放棄「互動」的時代,往更單純的領域前進的時候了。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