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木曜日
Context Mapping Workshop in Japan
6/19-20是Suno桑荷蘭恩師P.J Stappers與兩位正妹博士學生的東京行程,原先不知道這件事,但幸虧小野老師在工作營的第一天提起來,那看我要不要去第二天的發表。當然我想都沒想就趕快寫了封mail給蘆澤さん,他是去年畢業的博士班學長,也同時是這個workshop的組織者,他只回了: もちろん、どうぞ。(歡迎啊)。
於是我就在隔天早上聽了大家的發表,這次的日本工作營跟台灣不一樣的點是在參與者,日本是由各企業派出設計師參與,好像台灣比較多學生參加。不知道這樣的組成對於結果有沒有什麼樣的影響?(後求證是有的,因為分析與看的視角一定會不一樣)
所以我在這裡只有列出自己的想法與日本設計師的看法,給大家做參考。而且自以為的覺得,能夠融合這兩方的視點,應該可以找出Context Mapping的東方Approach才對。
對自己來說,剛好呼應到之前想到的互動的哲學思考層次。而後在wiki上也找到了Interactionism,中文我不會翻(請有志之士提供翻譯),基礎是由社會互動論出發的想法來看,包含了大量的敘述(包含文字與身體)即文法論(Manners),不相信數據資料是具有效性的(valid),為何如此認為?任何數性資料的分析都含有結構(structure),而Interactionism是不相信即興與頻繁的互動能夠以結構性的架構出現。
比對起Context mapping,在理論層次上,我想比較接近Interactionism的基礎。換句話說,他也具有不可(不能?)結構化的理由,於是任何想用數性方法去解釋,難免逃離疊床架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命運。所以我是支持以尋找靈感(Hint)的角度,以及探險的心態去運用這樣的設計方法論。
話說回來,如果要說質性轉數性的設計研究方法,如果有人想得快的話,應該就是感性工程(Kansei Engineering)的方法了,偷偷透露一下,他們也在找尋基於感性工程上的contex mapping方法論,會有什麼發現?我相信很快就有結果。
再講回來,日本流的看法。
對於什麼都要具象化表現的日本文脈來說,Context Mapping的設計分析對他們來說還不夠具體,但他們也不可諱言的表示這樣的方法的確能夠激起設計師對於使用者的想像,而不是單看usability testing,Consumer interest report來找尋使用者的意義。且會中大量討論Persona與Context Mapping的差異,P.J桑說了一句話:
persona is made-up scenes, and context mapping is real.
(persona是虛造的,而context mapping是真的)
相當表達出這個方法的精神,我們不去想像或捏造使用者是誰,經由真實的觀察,設計師可以了解得更多。
跟我論文的關係
以質性角度,進行使用者的分析與評估方法。
對於文脈,如何分析與找尋也是重要的觀點。
[延伸閱讀] 6/23-25台科大Contextmapping Workshop 2008(suno blog)
[延伸閱讀] [設計] A small conference of TUI(Tangible User Interface) by Caroline Hummel
登録:
コメントの投稿 (Atom)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