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8日水曜日

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



剛在Facebook上看到的影片,不禁回想到之前曾寫過的設計的風土一系列的文章。

也呼應了日本從1970年代一直改造的設計文化運動,從文化中找尋設計的痕跡,並且找出日本傳統工匠與現代設計交會的點。經過了30年的努力,最近才有Japan Brand的專案,由通產省所設立中小企業基金,將職人的技術成為大眾流通的工業產品。而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創設的Yii,也是站在傳統工藝下的結晶。

但有幾點值得深思。雖然以工藝為名,但為什麼不找台灣的設計師,需要請Droog的Gijs Bakker給我們明示?另外一方面則是該怎麼結合產業的發展,而不是只有單項產品,單個活動之後就銷聲匿跡。我知道台灣有很多從日本留學回去的設計文化研究者,但他們在這個專案下,有沒有參與?

其實我也很想要有很酷的小銅羅(給我媽每天敲吃飯鐘),或是混泥土手工印章,草編書包,或是裁切成豆腐般,現代主義的菜瓜布(這一定可以在全世界有機超市賣到翻天)。如果有人做出來超帥的墓碑,我一定會搶第一個買!

雖然是隨便天馬行空亂想,但至少我們都應該想想,該怎麼讓自己的設計多些人味。

而這不就是社會設計的原型嗎?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