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火曜日

設計的風土

A Reflection on the table, photo@me

這是突然在電車想到的事情,趁記憶還新鮮的時候寫出來。

我突然想到社會環境對設計的影響到底是什麼,卻很難用具體的事例說明,為什麼?不只是因為這種現象很難解釋,也很難有共通的範例。想著想著,就突然回憶到過去曾在葡萄酒公司打工的日子,那個時候大概試喝過了幾百瓶葡萄酒,也翻譯過Parker的說明(因為我要寫每隻酒的簡介,Parker的書謂為葡萄酒聖經,分數大概就決定這隻酒可以賣多少。)不過,Parker的說明厲害的是在於味道的形容詞上。葡萄酒的味道是完全主觀的印象,但Parker永遠可以用新的形容詞解釋它,比如說像貓尿,溼掉的樹葉,皮革味之類的形容詞。相信我,像貓尿的葡萄酒還真的存在,而且還所費不資。

某些葡萄酒的血統,其實可以直結到一種概念性的名詞,叫做「風土」。

風土(Terroir)是葡萄酒產地裡對土壤,氣候與陽光照度的總稱。據風土的定義來說,每種葡萄適不適合在此土地上種植,完全只能看風土的狀況。就算是同一種葡萄,在不同土地上種植,釀造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舉例來說,美國加州的黑皮諾(Pinot Noir)的味道,跟法國就是不同。很多人想要研究風土的物理性,比如說礦物質的成份與日照的天數等等數值量化,類似評比系統的東西就會出來,但仍然沒辦法完全說明風土的性質,也就是沒有一種土壤,日照天數與溼度完全相同,也會隨著年數改變,也就不難想像世界上其實沒有一款葡萄酒是一模一樣的。

說了這麼多,反思到設計環境上。曾經聽過一位友人說,如果你在法國做設計,如果沒有設計香水瓶就沒有飯吃,而且你有可能一輩子就在做香水瓶。當然同義字可以放在各國的文脈中。「如果你在中國做設計,不做電腦大概會餓死。」或是「你在泰國做設計,不做大象用的披風大概會餓死」之類的猜想(這當然是開玩笑的)。

某個教授也說過(抱歉我忘了哪一位),創新也需要風土來支持。就像美國永遠不缺新創事業的發展,因為「美國夢」支持著新創事業的夢想家們。歐洲的創新以社會性的價值為重。日本的創新則以技術上為主等等。每個國家的風土就會決定了創新的目的與過程,像拓印般的記號。

也就是說,試回想我們曾經批評過的,台灣設計環境不如人的同時,也不妨回頭想想這塊土地帶給我們什麼樣的DNA, 我們該是順應著環境而生?還是逆流向上?退一步看看現在的土地就可以知道了。但我在許多設計競賽都幾乎沒看到新設計的鐵窗,改進會夾死人的折疊桌,漂亮的塑膠椅,讓機場的推車更好推,路邊醜到爆表的加水站,為小學生設計容易背的書包(不要用拖的,台灣的路沒這麼平),為老人做容易走路的拐杖等等。

太多事情該做了,不是嗎?各位以為投IF Design Award,或是世界上設計大獎就會變成大師的年輕設計師們(包括我在內),醒醒吧。如果你的東西真的這麼好,得獎只是順便。或許我的想法只是在舒適的學術圈中的迂腐想法,但某種程度表達出一種真實,大師這塊招牌只是順便,重要的是你的腦袋裡裝的是什麼東西,又能夠改變什麼。

或許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得大獎,也沒有能力成為大師,但我還是想為台灣這塊「設計的風土」做些事情,這也算是初衷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