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水曜日

關於affordance的翻譯

看了好友DC_OU傳來朱锷先生的文章,討論了"示能性"作為中文世界對Affordance的翻譯,這樣的討論在沒有相對詞性的affordance來說,是件好事也非為長久之計。在此將過去文章整理一下,目的不是在找尋"正確"的翻譯,而是剔除不需要且可能是錯誤認識下的結果。在此之前,我想說明自己對這個名詞的立場,然後才可以清晰的比較其他詞類的差異性。

我認為的affordance,其實不需要中文名詞,就像是它在英文也是特殊性名詞來看,我認為直接用英文也無不妥。相關的現象可以從日文也稱為片假名的アフォーダンス可以得知(片假名在某種程度上為處理外來語的注音格式)。

且就affordance的本質來說,Gibson想表達的是現象學上對於視覺負荷(visual afford)在視知覺的研究,也就是說,他不是物理學上處理視覺認知(visual cognition),是用更廣的哲學體系去觀察它。

但是因為這個科學名詞太隱諱也太有趣,等於間接假設物品能夠與人的知覺產生連結,造成了2000年以來日本設計師常常使用的名詞之一。有另外一個理由是日本的設計背景常受到「禪」與「感性」兩大精神論的影響(因不符合本章討論,容後再敘),間接促使了設計師使用affordance的可能性。

那有哪些曾經被翻譯過的呢?就從可能找到的中文資料上,有這幾種;

意識性與承擔特質 

對於兩個名詞,我放在一起不單純是因為它是同一個網頁顯示出來的。意識性可能代表了人在意識下的動作,直接點出意識的重要性,但並無延伸意義在,就像延伸人的意識到物的特性上。另外於承擔特質,老實說沒辦法從字面上討論,什麼是承擔的主體?誰承擔?要如何承擔?且共同沒有意識到affordance是共有的,是變動的。意識與承擔在中文裡可能屬於心理學使用的名詞並未有現象學的意函。

示能性
對於示能性,不得不佩服"示"這個字,的確表達出一個時間的節點的特質。也就是affordance的短暫出現,只有在你"意識"到的時候才出現,然後表達出功"能"。但如果要讓人更了解的話,我可能傾向用"示功能性"來補足一目瞭然的翻譯立場。

直接知覺
這個翻譯大概是更接近知覺理論的原型,即是從環境心理學(也就是affordance誕生的心裡學分支,而非認知科學,這是Norman誤導大家的一部份。)且知覺包含了知曉與覺醒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基礎討論之用。


能供性
我不知道原譯者是如何思考的,但偏向社會學上對於共同承擔與功能上的討論,可能與affordance想補足「完形心理學」的意圖有所差距,在設計學論文上使用的話要小心,建議加上「社會」二字,成為「社會能供性」會比較適當。

支應性中文wiki出現的解釋,老實說我看不懂。

就像我常看的Dajuin老師的blog:潛艇日誌所提出來一堆中文翻譯的問題,要為affordance找到一個適合的名詞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單一譯者或單一研究者可以決定的事情。加上中文世界裡對繁簡的要求與某些名詞的落差(例如Project在簡體是「項目」,在繁體是「專案」)導致我們必須要對專業翻譯的要求更高。

所以,就像是我在一開始提到的,我想我會繼續使用英文,等待適當的中文譯名出現為止。且affordance不要亂用,若是在科學論文裡單純用2D的GUI界面說有affordance,再進行討論時,真的會笑掉人家大牙。最後,看Don Norman的書要小心,最有名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在科學研究上只是本導讀,且裡面的內容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需要好好大修一下才是真的。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