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火曜日

Context of Design: 設計的文脈


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tungjentsai.

這是回台灣分享的投影片、屬於比較一般(在某些狀況下有所增減)的版本。

總結一下比較常提出的問題。題外話、我真的很愛問題、問題可以讓我自己回想內容能不能夠正確被傳達與吸收、並且幫助找出更多需要突破的關鍵(critical point)。尤其是互動牽涉到科技、藝術與人文相關領域、每個領域也各有看法。
Vision能不能夠從工作坊中產出?

我個人的看法是、Vision是需要一直被討論、被驗證的事實。這個特性讓它沒辦法從單次的工作坊中產生出來、老實說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能夠幫助企業產生任何有效的vision。或許某些管理理論認為vision的機制值得質疑、但不否認的是、企業存在的一個關鍵點就在於你有沒有值得相信的vision。

但我認為多次的工作坊有可能產出這樣的vision。每次的工作坊能夠產出的雛型(prototype、用雛型勝於原型、大概是我覺得雛型有小雞的感覺吧)、但這需要多重討論、尤其是已經失去手做能力的CEO們、怎麼樣在工作坊中自己產出值得討論的雛型、更是難以複製的經驗。而難以複製的經驗、不正是vision所要給予的特質?


製作雛型的能力、需要讓設計師會寫程式嗎?或是讓工程師學會設計?

還是一樣是個人看法。據經驗上來看、讓設計師寫程式的難度大於讓工程師學會設計。如果要說原因的話、大概是基礎的美學其實比較讓人容易接受、機械或程式等已經被人工化的思考不見得能讓每個人吸收。

但重點是為什麼想要學程式、或是設計?除了真的很想把腦袋中的想法實作出來、還真的找不到其他更有說服力的答案、也許能力就等於對想法的堅持程度吧。


台灣互動設計環境要怎麼趕上國外?

老實說、我覺得台灣談「互動」已經「超越」國外了。


在觀察許多國家的發展現況、就熟悉的日本是以媒體藝術來闡釋互動、美國可能就單指互動媒體、歐洲則是各有流派、但幾乎指向人文與科技的接口(engagement)。單純談「互動」應該是台灣獨有的現象。


原因不外乎兩個、第一是「互動」對我們是較熟悉的名詞、所以普通談互動也會有共鳴。第二則是我們提到「互動」、腦袋大概就會浮現觸碰螢幕、wii、或是iphone、也就是屬於「技術上」的互動。


但「技術上」的互動本來就不該是互動的本質。其實「技術上」拋棄互動、單純講設計其實也能通。換句話說、其實「互動設計」應該要進入另外一個紀元、或是說回歸到本質、就是設計、以及透過設計能獲得的感動。


若有更新會稍候補上。

1 件のコメント:

  1. 感謝分享 share給公司同事:)
    關於vision 我覺得vision所具備的某種高度 往往使之過於抽象
    所以需要透過實作不斷地將之具體化 或說勾勒出vision的輪廓
    因此每次workshop可以說是一次次的探索或瞎子摸象 而這也是有趣的地方

    返信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