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以來的心情。
不得不老實說,一直有很多東西想寫,不過每次都簡短的打了兩三行,甚至只有標題就停住了,然後過幾分鐘就把不成文章的字給刪掉。到了年末的時候就更為誇張,甚至想要把Blog關掉,去掉自己身上「部落客」的名號(本來就沒有名號)。
有些人甚至贊成我這個提議,認為寫網誌有害學術生涯,如果在網誌裡說了不該說的話,或提了有違學術倫理的意見等等,都會在網路,這裡,那裡留下紀錄。他們認為學術生涯的專業發表比寫網誌重要多了,但更重要的是跟對教授,選對題目,然後是一連串的學術生產。
事實上,我滿同意他們的看法。你想想看,如果擴大解釋「寫網誌」這件事情,就像是你隨便寫筆記一般的隨便,更可以知道這樣「隨便」的態度,對於剛進入學術/工作/任何領域的新鮮人無疑是種「危險的天真」。
想想看,不管你寫過的任何東西,都會被找出來再加以解釋的情況下,學術人格要被檢驗實在是太容易了。他們不會觀察這些網誌的前後不一致,是因為事物在某些力量裡產生了變化,他們只會片斷的理解,甚至忽略。所以對那些在認為是主流的人而言,寫網誌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也大概是無病呻吟再加上浪費時間。
What you write is what you are,Fair enough.
雖然是這樣,但是這個小小的地方實在給我太多太多,多過我本來寫文章所付出的時間與勞力。我認識了一群很好的朋友,做了一些我覺得滿驕傲的事情。如果要認真的說的話,事情是這樣,當你開始對一個人互動的時候,那就僅只於那個場域,那個時間而已,然後結束了,離開了,互動呢?當然也就結束了。如果對一群人做互動,影響力(impact)是成漣漪狀向外延伸,你寫的文章將代表你個人,半永久的存在一個虛擬的中介實體上,然後它會去影響下一個人,然後再下一個人,不停的「互動」。對我來說也許這也代表了這個中間層所代表的物件本質可以完全的在實體與虛擬間變形(transformation),最後的停靠站,是在人們的心裡。
換句話說,如果互動沒辦法觸及人的心裡深處,那其實都是無用的。
於是我的想法轉換了,從一個想要在學術圈裡力爭上游的無名研究者,轉向了要如何「設計」一個「本質上感性」的環境。這兩個命題,一個是什麼是我心目中的互動設計雛型?另外一個則是要怎麼做,可以長久持續下去?
第一個命題比較簡單,它如果是開放的,獨特的,具有想像力的環境就可以。第二個命題就比較難:設計一個社會環境?該怎麼做?要怎麼做?如何能夠精確的被執行,有如機械架構與程式邏輯般的理性,就不得不去想這整個價值體系何來。但我沒有答案,就如同在深井裡看著頭頂上的天空一樣。
至今我仍在尋找,也在不同的價值觀中轉換自己的視角,在轉換的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有趣,原來不在主流就可以用比較開放的角度去看事件背後的原因,仔細去推敲也才會瞭解到因果關係,這跟做設計很像,有時你需要的是「最適解」而不是「最佳解」,價值是「使用者」決定的而不是「設計師」。在這之間是個不停摸索的過程,痛苦則是必須的。
或許這就是知識與工具兩者同樣重要的地方,有些問題也許不見得有書可以給你參考,尤其是想要做創新的人而言,但有個開始,從做中學,慢慢思考也許才是關鍵。
主流或不是主流,或許是自己的心理價值判斷,也許哪一天變成主流了也說不一定,是吧?是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