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4日火曜日

[新聞] 2007靜岡技能奧林匹克大會(註1)

2007年度技能奧林匹克大會,11月14-27日在日本靜岡縣展開,大會進行職業技能競賽,比賽由來自全世界46個國家和地區的823名選手參賽,比賽項目則有汽車銑床、車床、甜點蛋糕、軟體工程、結構、石雕等領域,唯一的要求是選手必須在22歲以下

因為本次主辦國是日本,所以NHK也相繼報導,做了一系列的專題。我好奇的想知道有沒有台灣選手來參賽,於是開始展開小宅宅的搜尋功課,發現台灣的媒體以及網路上的資料趨近於零,後來查了一下主辦單位的資料,才知道台灣是由行政院勞工局( member)負責這項業務,那只好就看到的新聞做第二手報導。

有趣的是,據NHK報導,在各領域的職場裡都十分重視這個比賽。因為參加的選手都在22歲以下,年齡雖然稚嫩,但在被期許成為[下一代技術接班人]之下,公司都會派老師傅作為他們的教練。雖然在比賽時間內老師傅不能夠插手幫忙,但是可以用建議的方式與選手溝通。競賽題目也很有趣,以石雕為例,大會只發一張三面圖以及尺寸規格,材料即是一塊原石,選手要如何做到指定的造型是需要相當的技術。每項評分也有公正的第三方裁決。能夠獲得前三名的選手,技能、專注力、新技術的開發思考上都具有非常高的評價。

回到自身的省思,家父是專注於服務業人才培育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認為服務業最好是師徒制,並且經過長時間的養成訓練才能達到所謂的高水準,但家父說我太理想化。他說,現在願意接受磨練的學生真的不多了,大家都急於畢業,急於就業,沒有人願意深入探究自己究竟學了些什麼。另外,台灣的技術職業體系向來不被尊重(看重)也是個很大的問題,就業市場上待遇也一年不如一年。反正現在大學只要考18分就可以上榜,於是每個人都想進大學,想說拿到了文憑就可以增加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價值。

令我參不透的是,如果一個國家不能仰重技術工作者,任由理論派體系(文憑出身)的人佔盡優勢,誰還願意辛苦付出勞力卻賺少少的來做技術性質的工作,並且又不被看重。殊能不知勞工、技術專業等執行者是一個工業能強盛堅實的基礎。沒有麵包師父跟車床師父,我們哪來好吃的麵包跟好的工業製品?那要學歷做什麼?(挖∼)

我相信,想要擁有好的生活環境與品質,如果只躍躍於紙上談兵,卻忽視了最基本的執行層面是不行的,生活一切都是從"做"中開始的啊。當我這樣想的時候,就為自己還在讀書這件事情而感到汗顏。雖然讀書稱不上是一個技術,但如果能將所學與思考實際轉化成一點有用的東西的話,我想自己到現在也只能算是半人前(日本人認為要能夠獨當一面才算是"一人前",無法獨立作業之前都只能算是"半人前")。有個好教練、自己願意接受磨練再加上將所學實用化,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沒飯吃。

這些都只是我的感想,希望如果10年後我再看這篇文章,會覺得終於自己有所成長了,而不是10年前那個"半人前"的業餘的小子。

註1:這版本有改過,承蒙正大中文系沒有畢業之糕才生孫小毛的大力訂正,至於之前看過我寫的上文不接下文的人來說,訂正版真的好讀多了啊(挖~)。

[延伸] 星島環球網: 【教育】第39屆國際技能奧林匹克競賽在日本舉辦
[延伸] 2007年ユニバーサル技能五輪国際大会
[延伸] World Skill International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