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3日木曜日

HCI and HCR(Human Computer Reaction)?!

基本的HCI理論中,主要的目標如下:

1) 設計介面時的方法論與程序
2) 介面執行時的方法論
3) 介面比較時的技術與評估
4) 發展新介面與互動技術
5) 發展互動時的描述性與預測性模型與理論

換句話說,有些定義基本上是跟人因工程(Ergonomics)與工業設計(ID)有關,所以在早期的HCI論文中,我們比較看到發展標準化準則(Principles),換句話說,跟早期電腦(還被當作計算機)的時代發展有關。所以那個時候談到的多為使用性工程(Usability)這大概是剛好在GUI與滑鼠剛被發展出來的1980前後期左右的事情,換句話說,也是在整個封閉的Human-Computer的系統理論模型中,去探索並且找出人因標準。

看出端倪了嗎?

如果在當時(1980前後)你說要做Multi-touch,或是Physical/Tangible User interface,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第一這些東西都還沒出來面市,怎麼做使用性工程研究?第二是你必須先發展出Prototype,然後在特定的場所之內(通常是實驗室),產生你要的HCI數據,不過不管怎麼做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也沒辦法產生有效的設計標準。

換句話說,HCI通常在做的是評估的工作,跟技術進步好像扯不上關係。

所以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在HCI論文裡看到幾個必要項目:

1) 實驗室(Environment)
2) 測試項目(Criteria),分別有篩檢樣本用的SD法或是人體計測。
3) 目標物(Object),通常是工作站或是其他計算機
4) 測試者(Subject),分為幾種基本項目,男女/年齡/身高等

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評估,因為如果我們不在實驗室進行實驗的話,那環境變數會多到難以想像,因為在純粹的人機系統模型裡,使用簡化的變數最容易計算,以及容易獲得簡化後的產出。

所以產出會再去投入產入嗎?在基礎的HCI論文裡,我們很少看到這樣的例子,或者是說,前測做完就直接換成測試項目,頂多兩個步驟。

那互動(Interaction)在哪裡? 看到的是單向的來(目標物的測試項目),以及單向的回(測試者的數據),但比較像是反射動作(Reaction)或者說是反應(Response),所以我單純的認為其實重要的HCI應該放在雙向的來回上,也就是說,與其嚴謹的去看整個過程(Process)與產出/產入的關係之外,不如應該要放開一點來看整個系統,換句話說,過去的基於認知科學的封閉人機系統,應該要從另外開放的,基於感知系統來看,其中是否能夠帶給HCI研究者可以轉化成設計可用的理論。

話講回來,不論HCI怎麼去思考未來,通常要先擺脫自己是評估者的角色,要更有效的定義自己是創造者才行。不過如果我這樣說,應該會有滿多人反對的,舉個例來說,電影系統裡面有導演跟影評,哪有影評自己跳出來當導演的道理,不是自打嘴巴嗎?

所以在我的想法裡,與其當影評,不如自己跳下來當導演好了,哈。

就像有名教授說的,世界的上HCI論文裡,有80%的受測者是學生,應該叫做Student Computer Interaction,雖然是個笑話但也反映出不少事實,或許,以後我們也會看到嶄新的觀點去寫HCI論文,不過不知道要多久之後了。

2 件のコメント:

  1. Hi~今天google到你的blog
    我本身是讀人因與HCI的,老實說真的蠻佩服你的文章!
    相較之下,我的腦袋似乎是空的...
    回到這篇文章,所謂論文這東西,其實就是學術界的產品
    它還是有一定的模式存在
    實驗出來的東西,最容易被期刊或conference接受
    以工業角度來看,就是有過QC,或是有ISO認證
    然後才能出貨(拿點數升等,畢業...)
    所以還是很大程度地被限制住了
    所以這些研究對實務上的幫助,我自己是很懷疑啦~

    返信削除
  2. To arten:

    挖,很高興有讀人因的看到這篇文章,也很感謝你提出的觀點。好像又得到新的點子一般。

    有一點你說對了,論文這個東西,的確是學術界的產品,但我自己覺得,所謂理論這個東西,沒有論文是不能夠成立的。於是現在的人因(或者說是狹義的人機界面),是由數以百千的論文所萃取出來的知識體系。我並沒有想要與之對抗的立場與能力,而只是提出反思而已。

    但我實在很好奇的是,就連我自己在研究所時期,所謂的人因就僅侷限在教科書或是期刊論文裡嗎?我想答案應該不是的,人因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是所有有關人的工業因素。

    於是,人因研究的目的在於什麼呢?

    在於拆解某些認知因素?認知似乎是所有人因研究的答案,卻忘了基本目的是安全。不管什麼人體計測或是筋電圖等生理訊號測量,都是讓我們在安全的基本論調上提出更有效的評估法或設計。但現在的HCI,對於安全的論述好像變少了,極端使用者(Extreme User)的研究則變多,因為他們有更多的"安全問題"需要被解決。

    啊,講太遠了。不好意思。

    但希望arlen桑能夠了解的是,人因研究對實務上的幫助實在非常大,應該是人因理論就是從實務出現的(比如是工作場所的照度研究),實務界與學術界出現裂痕的原因,我想只是放在對知識的態度上。

    如果只是工業化產品,大量製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你要拿自己的論文來驗證,只能說可惜。不過如果可以找到好的切入點,那從人因裡得到的知識,倒是可以給你除了畢業之外更好的答案。

    共勉之。

    返信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