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8日土曜日

設計科學是假科學還是真科學(一)

友人傅小生有天突然有感而發、在Facebook上發了一段文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四絕若施於科學家身上呢?這是我今早想到的提問,藉此版面拋磚引玉...
引起我的注意、當然傅小生身為東京帝大精英、對科學有哲學性的探討自來已久、但我不得不去思考自己所在的設計科學是否為「真」科學還是「假」科學。

判斷標準一:是否具有客觀性

「真」科學的立場是、追求可以一致性的客觀。這個客觀取向在每個科學領域中都會被質疑。現在的科學立場是比較傾向數據會說話:如何判斷是否客觀?如何產生數據?數據的理論依據為何?是否能夠支持或拒絕假設?類似這樣的客觀事項會被檢驗、當然越嚴謹的研究就越客觀(這是很簡單的推論)。

事實上、因為研究也是人寫的、事實上的客觀(或是投稿時評審委員所表現的客觀)其實並不那麼容易被檢驗。換句話說、這個客觀是相對的、只要面臨到科學立場不一致的人、就會有相對的客觀出現(也就是有時很好的研究也會被退稿的原因)。

統計方法更助長這個數據化的濫觴。對於某些狀況下(指的是信心水準)、數據的表現就是一種狀況的表現。不過熟統計方法的人也都知道、所謂的數字都是做出來的。所謂的「做出來」不是一種假造數據的講法、而是用什麼統計方法、做出數據出來的。

舉例來說、牛頓的時代看到蘋果掉下來、他不用以統計學來證明這個狀況是否存在、觀察一萬次蘋果掉下來的現象、結果都還是一樣、這就是所謂的「一致性」。但在統計掌握現代科學表示的角度來看、牛頓可能要用「我觀察蘋果掉下來的現象、在95%信心水準下、蘋果掉下來一百次的實驗中、有一百次會往下掉」這樣的文章說明。

是嗎?

當然不是、因為牛頓的領域是物理、他必定要以物理原則說明這樣的現象就可以了、根本與統計無關。這樣的「一致性」是物理領域中的人所定義的、具有集體性客觀的原則。如果有些科學家想要證明牛頓的力學理論其實不對、像愛因斯坦、他必須要提出相對的理論模型來說明才行。這就是科學所代表的客觀性。

也就是說統計並不能帶給我們主觀的客觀、它是種要客觀的客觀(真的好玄。。)、具有跟物理現象上不同的性質。而這樣不屬於傳統物理學的範圍的學科中、用統計來證明自己「客觀的客觀」其實是不同種類的思考方式。

不過回頭過來想想、設計是一種物理現象嗎?

我們可以好好的來思考看看。設計作為物理現象的「形變」與「質變」的角度一直都是受到「真」科學挑戰的。要從物理角度證明「變」、就是設計科學的精髓(自以為是)。物體的變化是否能夠有客觀的角度去檢視、來告訴我們「設計」的科學性、即是設計研究者的挑戰。

不僅僅是測得物理性質變化的時候、設計能夠帶來什麼影響、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變化是否能夠繼續保持一致性。也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能夠證明設計的確是一套理論在的。

(續)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